【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6月14日)

时间:2024-06-14 09:11:47责任编辑:zz145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4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一、单选题

1.关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

B.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个人价值

C.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立矛盾的

D. 教师只有自身毁灭才能给他人带来光明

2.“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直观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量力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3.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人身材高大、豪爽直率,江浙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这一现象属于(

A. 刻板印象 

B. 第一印象 

C. 晕轮效应 

D. 近因效应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精加工策略使用的方法的是(

A. 记忆术 

B. 做笔记 

C. 提问 

D. 复习

5.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B. 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C.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D. 教案有多种形式,但必须采用固定的模式编写

二、判断题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运用知识。(  )

3.小张非常喜欢登山、跑步等需要长久坚持的运动,曾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小张的气质特征最有可能是胆汁质。(

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

5.王老师信佛,为鼓励他人信佛,故意在办公室公开布道,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因此,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B、C、D项说法均错误。

2.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如果老师开导了(学生)还是不懂,那么暂时放弃开导,也是可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这符合量力性原则的内涵。

3.A【解析】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人身材高大、豪爽直率;江浙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这是一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了刻板印象,个体在对人的认识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简单地把某个人归入某一群体中去,这样对人的认知就会产生偏差。第一印象是指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4.D【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D项复习属于复述策略。

5.D【解析】教案编写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二、判断题

1.√【解析】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故题干所述是学校教育制度进入前制度化教育阶段的标志。

2.×【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解析】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点是稳重、踏实、有毅力、有耐心、不灵活、死板、缺乏生气。小张喜欢长久坚持性的运动,气质特征最有可能是黏液质。

4.√【解析】斯金纳根据其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行为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那么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行为,如果撤去强化刺激,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

5.√【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